10月22日,TechTarget记者收到了一封邀请函:曙光与VMware将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和VMware全球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宋家瑜均将出席本次会议,公布中国云计算领域标志性重大事件。
在21日举行的vForum 2015上,VMware CEO没有现身,却参与此次发布。双方高层的出席让敏感的媒体们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VMware与曙光成立合资公司
10月30日,北京国际饭店,谜底揭晓。中科曙光与VMware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面向快速发展的中国云计算市场合作开发创新解决方案。
宋家瑜首先致辞,他表示VMware进入中国以来,其定位就是成为一家在中国的公司,致力于本土化,打造本土的生态链。“2014年,VMware宣布了未来五年内总额1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发展在华业务。”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第二大IT市场,”帕特·基辛格表示,“2040年中国与美国会占据70%的云市场。”
当然,他直言不讳,我们正处于“云计算的实验阶段”。技术强悍的VMware看到了机会,提出“一体混合云”概念,桥接私有云与公有云,实现无缝连接与双向扩展,协助企业用户快速提供新服务。
厉军表示,在云服务市场,未来的专业硬件将逐渐消失。“未来的趋势是硬件送出去服务收回来。”他说,“曙光在云基础设施方面很强,结合VMware领先的虚拟化与云技术,有益补充曙光数据中国战略当中的短板,助推曙光从设备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转型。”
第一个“混血”六个月内出世
这是VMware在中国成立的首个合资公司。根据协议,中科曙光将成为控股股东,负责合资公司的日常运营和业务开展。这不难理解,近年来国外IT企业为常常与中国本土企业形成深入合作关系,成立合资公司,外企几乎充当提供先进技术的角色。这是国家提出“安全、自主、可控”信息战略以来,国外IT企业曲线进入的方式。
中国工程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长李国杰表示:“自主创新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企业是有祖国的,但是技术没有国界。”
据悉,合资公司基于VMware虚拟化解决方案和曙光云计算解决方案,联合开发并推动适合中国用户的云计算产品与解决方案,新产品将在性能、稳定性与兼容性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增强。
历军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内推出合资公司的首个产品。
帕特·基辛格认为首要之务是赶紧将新品推向市场。“我们觉得合资企业就像婚姻关系,不仅要联姻,还要维护这个关系,未来还要生很多孩子。”之后,VMware会充分利用合资公司,发布管理与安全产品满足中国市场独特的需求。
显然,该合资公司最大的目标客户是中国政企。目前VMware凭借稳定性与性能在政企市场拥有80%份额,而曙光作为一家有政府背景的厂商,在中国城市云、政务云等市场拥有领先份额。两者的结合可以打造出安全可靠、技术领先并充分满足中国用户需求的本土化创新云计算解决方案。
未来猜想
VMware最近有些烦恼。首先是戴尔收购EMC,业内人士都认为剑指VMware,虽然戴尔明确表示将继续保持VMware的独立运行,但是戴尔的一些产品与VMware有所重叠,未来的走向成谜,VMware的股价也随之下滑。而且在中国,VMware声名远播,其高昂的价格也是众所周知。加之国产化呼声的壮大,开源(如红帽)也对其形成威胁。它不得不加强构筑自己在国内的生态圈,比如与中国电信深入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推天翼混合云。
另一方面,曙光做云市场面临诸多压力。不仅有来自国外厂商,还有本土企业。历军曾说过,云布局过早会成为先烈,晚了会失去市场。时机的把握很关键。此番与VMware联姻是重要的一步,“合资公司提供的产品会朝曙光硬件的顶层延伸,结合双方基因产出更好的下一代。”
接下来,我们除了静静等待两家公司的“混血”BABY,是不是将是软硬件打包的超融合一体机?那拥有VMware的戴尔将如何看?那么浪潮与思杰呢?这两家公司已经有深入的合作,是不是也会走在一起?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相关推荐
-
云端电子签约:虚拟世界规则我来塑造
近日,中国电子签约云平台的领导者 “上上签”以阿里云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的身份参加了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以”飞天 智能”为主题的全球云计算顶级峰会。
-
esxi中的虚拟机老是自动关机,爆如下这样的日志,有人遇到过吗?
XXX esx.audit.dcui.enabled.formatOnHost not found XXX X […]
-
《IT新架构》:紧跟时代
本期主要关注超大规模提供商用来实现服务器利用率提升的云技术和实践最终将流向企业IT商店,这有助于弥补企业数据中心在服务器利用率方面的差距。
-
《IT新架构》:舒适的云端
本期杂志讲述了随着大量有关黑客和大规模数据泄露的新闻的涌现,IT安全性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一些组织机构发现他们的工作负载在公有云提供商上比在本地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