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虚拟化 > 信息聚焦

信息聚焦

  • VMotion简介

    2008-04-13

    当你接触vmware 的esx,你会遇到很多新名词,vmotion,就是经常听的一个,他是干什么用的?这个功能还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微软的最新的虚拟化产品.

  • 技术趋势解析:Intel的虚拟化技术入门

    2008-04-13

    为了了解英特尔虚拟化技术,有必要先大概介绍一下虚拟化,也就是说,由硬件措施、软件措施、或二者的结合体完成的虚拟化。一般而言,虚拟化是一项技术……

  • 分析:目前三大虚拟化管理软件评测与选型

    2008-04-13

    第一部分我们将检验VMware, Microsoft and XenSource这三种软件的管理性,第二部分是比较它们提供的功能;第三部分是各个虚拟化设备的厂商今年将要发布的产品。

  • 虚拟化落在实处—多种虚拟化技术介绍

    2008-04-13

    早在大型机时代,IBM的VM/370就采用虚拟化技术来划分其硬件资源。现在,x86服务器已成为企业应用的主流,探索它的虚拟化技术成为各个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

  • 让服务器虚拟化与存储虚拟化相得益彰

    2008-04-13

    VMware 是为了满足计划外的工作变动而创建新的虚拟机,或者为开发和测试创建临时的应用实例变得容易。SAN/iQ为VMare增加了快速提供了从已有卷创建新的存储卷的功能。

  • 使用指南:安装和配置Virtual Server

    2008-04-13

    在安装好Virtual Server以后,我们所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配置Virtual Server。点击开始,再点击所有程序,指向Microsoft Virtual Server菜单……

  • VMware使服务器整合如虎添翼

    2008-04-13

    VM即”虚拟机”,装上它你的电脑就可以模拟成多个电脑,同时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于是服务器整合(server consolidation)技术因之大进。

  • 满足虚拟机环境高可用和灾难恢复需求

    2008-04-13

    到底IT管理者们如何在虚拟化环境中获取和物理服务器中同等的高实用性和灾难恢复保护呢?对于关键任务企业应用软件的高实用性和灾难恢复(HA/DR)需求又是什么呢?

  • 2007 IBM虚拟科技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2008-04-13

    在本次大会上,IBM揭示了下一代虚拟化以及以Server Farm 2.0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计算模式。同时,IBM指出虚拟化是企业创建绿色IT环境所必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 什么是虚拟基础结构?

    2008-04-13

    什么是虚拟基础结构?虚拟基础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和网络硬件间建立了一个抽象层,使软件看起来像运行在这个层上。

共6473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阿里拥抱红帽:企业云扩展新方向

    2017年10月12日,在2017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加入红帽云计算及服务供应商认证计划(Red Hat Certified Cloud and Service Provider Program,CCSP),与行业科技领导者一起提供经红帽测试和认证的解决方案,更进一步扩展红帽广泛的开源云解决方案功能

  • 云端电子签约:虚拟世界规则我来塑造

    近日,中国电子签约云平台的领导者 “上上签”以阿里云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的身份参加了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以”飞天 智能”为主题的全球云计算顶级峰会。

  • Mark Lohmeyer 畅谈VMware Cloud on AWS

    近一年以后,两家公司对外公开了去年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一些早期用户深入钻研了VMware Cloud on AWS服务—但大多数人仍旧在探索其工作原理、成本以及可用性。

  • 从开源社区到企业级产品:红帽专家面对面揭晓答案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开源产品有很多都源于红帽开源社区,例如Linux、Fedora、Gluster、Ceph和CentOS。那么 ,开源于红帽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开源产品社区是怎么运作的?红帽企业与这些开源又是怎样协作的?

电子杂志 >更多

  • 《IT新架构》:应对容器化的安全威胁

    在本期电子杂志中,主要阐述了容器在安全领域的棘手和多方面问题是延缓其在生产环境部署的主要挑战。但是Docker容器以及它们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编排工具已经开发出更先进的安全功能。

  • 《IT新架构》:紧跟时代

    本期主要关注超大规模提供商用来实现服务器利用率提升的云技术和实践最终将流向企业IT商店,这有助于弥补企业数据中心在服务器利用率方面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