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Target虚拟化 > 信息聚焦

信息聚焦

  • 基于硬件的3D图形加速技术扩展CAD使用范围

    2016-09-17

    基于硬件3D图形加速技术出现之后,企业想要交付高性能图像密集型应用就变得相对容易多了——即便是对于距离较远的员工来说。

  • 为什么Hyper-V虚拟机配置版本号如此重要

    2016-09-13

    几乎对于任何类型的应用程序来说,都有一个和Hyper-V虚拟机相关联的版本号。过去,这个版本号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但是现在,Hyper-V管理员会发现这个虚拟机配置版本号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 vRealize Log Insight可以变得更好

    2016-09-12

    VMware在几年之前就推出了其日志分析产品vRealize Log Insight,这款产品的表现一直很好,但是和其他任何产品一样,vRealize Log Insight也存在提升空间。

  • 全新vSphere Client终结胖客户端时代

    2016-09-11

    VMware使用基于HTML5的瘦客户端 vSphere Web Client替代原有的胖客户端,在修复Flash安全漏洞的同时添加了一些全新功能。

  • VDI ROI不包括硬成本节约

    2016-09-08

    来自于虚拟化软件公司Teradici的CIO Randy Grove说, VDI并不是一个成本节约的技术,因为实施客户端设备加上VDI软件本身的成本,企业支付的比传统的PC机还要高。

  • SDN为云以及集群带来众多优势

    2016-09-07

    软件定义的网络定义清晰,正在引领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网络交换控制软件被从交换机硬件中分离出来并在虚拟机实例上运行。

  • 服务器虚拟化管理软件需要购买吗?

    2016-09-06

    很多厂商都提供了服务器虚拟化管理软件,管理员一定对这类软件是否适合其组织充满疑问。在决定是否要购买服务器虚拟化管理软件时有七个问题需要考虑。

  • VMware即时克隆如何助力桌面配置

    2016-09-05

    虚拟桌面的主线之一就是共享资源。远程桌面会话主机上的所有用户共享Windows服务器。VDI用户共享hypervisor主机的硬件资源。

  • 专家揭秘VMworld 2016美国大会

    2016-09-04

    和往常一样,人们对VMware每年的用户大会期待非常高。混合云、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最终用户计算占据了会议新闻的绝大部分。

  • 细究VMTurbo的Operations Manager虚拟监控

    2016-09-04

    VMTurbo的Operations Manager是跨平台的虚拟化管理工具,它能够自动识别监测到的数据,并且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自动采取措施,这样的话,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

共6473条记录

新闻 >更多

  • 阿里拥抱红帽:企业云扩展新方向

    2017年10月12日,在2017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宣布加入红帽云计算及服务供应商认证计划(Red Hat Certified Cloud and Service Provider Program,CCSP),与行业科技领导者一起提供经红帽测试和认证的解决方案,更进一步扩展红帽广泛的开源云解决方案功能

  • 云端电子签约:虚拟世界规则我来塑造

    近日,中国电子签约云平台的领导者 “上上签”以阿里云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之一的身份参加了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办的以”飞天 智能”为主题的全球云计算顶级峰会。

  • Mark Lohmeyer 畅谈VMware Cloud on AWS

    近一年以后,两家公司对外公开了去年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一些早期用户深入钻研了VMware Cloud on AWS服务—但大多数人仍旧在探索其工作原理、成本以及可用性。

  • 从开源社区到企业级产品:红帽专家面对面揭晓答案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开源产品有很多都源于红帽开源社区,例如Linux、Fedora、Gluster、Ceph和CentOS。那么 ,开源于红帽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这些开源产品社区是怎么运作的?红帽企业与这些开源又是怎样协作的?

电子杂志 >更多

  • 《IT新架构》:应对容器化的安全威胁

    在本期电子杂志中,主要阐述了容器在安全领域的棘手和多方面问题是延缓其在生产环境部署的主要挑战。但是Docker容器以及它们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编排工具已经开发出更先进的安全功能。

  • 《IT新架构》:紧跟时代

    本期主要关注超大规模提供商用来实现服务器利用率提升的云技术和实践最终将流向企业IT商店,这有助于弥补企业数据中心在服务器利用率方面的差距。